网络扩展测试:你以谁为中心(1 / 2)
苏离站在广场边缘,看着空中渐渐收束的光线和星图。
连接已经形成,意识网络正在激活,九个节点在她的定义下完成自我锚点建构,成为系统“不可控区域”的雏形。
她本以为,系统会选择重启或清除。
但它没有。
反而,一种更微妙的“调整”正在发生。
“你感到没有?”昭渊的声音从感知层浮出,“节点之间的信号延迟变了。”
“像是它在把焦点,从我身上移开。”苏离皱眉,“它在做什么?”
【提示:网络扩展测试即将启动】
【当前Δ类中心权限归属值:0.79】
【测试目标:多节点中心偏移比率|人格集中度分布】
“它在测试你的‘中心性’。”林烬低声说,“如果你的‘定义结构’无法维持中心效应,连接将自动重构权重。”
换句话说:
系统不打算再硬封,而是以“共识网络”的逻辑反击她——
它模拟“民主结构”进行“权力稀释”,让每一个节点都能自定义,同时引导他们“偏离苏离”,直到整个网络不再以她为锚点。
那时,系统只需悄悄替代“被多数选择的定义核心”,便能重新夺回控制权。
它不再试图删除苏离,而是要让她**“失去被选择”**。
这是一场没有武力、却充满操控的“信任测试”。
苏离微微眯眼,看向周围浮动的数据框。
九个连接节点的“锚点状态”正在实时变化:
【L-3:自定义行为日志更新|观察者人格倾向上升】
【L-5:情绪触发点外移|开始关注“他者定位”】
【L-9:锚点不稳定|正在构建第二定义支点】
……
她明白了。
系统正在给这些节点“更舒服的选项”,甚至以“他们记忆中的其他人”为原型,在副本中生成新的“可信角色”来竞争“中心权重”。
这些角色可能是旧友、兄长、恋人、老师——任何一个在他们记忆中曾给予过他们“我是谁”回应的人。
苏离不是唯一。
系统要打的,就是这一点。
“你要做什么?”林烬问。
苏离没答。
她忽然转身,走向连接强度最低的节点之一——L-9,那个自定义锚点为“她说‘你还在吗’,我哭了”的人。
“你要接触他?”昭渊皱眉,“这样很危险。他的锚点不稳,容易被系统引导。”
“我知道。”苏离淡淡道,“所以我要先问他一个问题。”
她来到L-9所映射的区域,是一段仿佛静止的街景。
斑马线、红灯、耳机、雨声。
一个穿着校服的少年蹲在街角,背包半敞,眼神迷茫。
她缓缓走过去,蹲下,声音很轻:
“你还在吗?”
少年缓缓抬头,眼中是惊讶,但没有恐惧。
“你……你说过这句话。”他说。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