连接网络:你不是一个人(1 / 2)

加入书签

广场不再是广场。

在苏离说出“我允许”那一刻,整个副本空间的结构就像一张忽然被解封的地图,从一个封闭格子间的死循环,扩展成了一张正在加载的网络图谱。

她站在原地,看着脚下的地砖裂出细碎的缝隙,一条条由光构成的线路自脚下蔓延而出,延伸到远处建筑、街角、天际——

那是连接线路。

但不是系统定义的连接。

而是她以“定义者”身份授予许可后,由现实中的多个意识节点通过信号段逐渐激活、逆向反馈的通道。

这不是她一个人的副本了。

“L-3信号段尝试接入。”

“L-9标记为弱连接请求,验证中。”

“L-11连接失败,载体疑似已注销。”

“L-5……临界波动检测,载体即将苏醒。”

系统试图以中性语气掩饰紧张,但它每一句提示的背后,都藏着一次“副本权能丧失”的信号。

苏离没动。

她闭上眼,让这些提示在耳边流淌。

这些代码串、信号段,不是她编造的,而是现实中与她产生过交集、或者正在追寻意识出口的其他个体的反馈路径。

每一个L段编号,都是一个“人”。

是那个系统曾判断为“无效”、“未觉醒”、“不构成威胁”的边缘者,是那些在自我撕裂的日常中仍然带着困惑活下来的意识碎片。

而现在,她打开了通道,允许这些“无归属的意识”通过她——一个成功完成自我定义的人格结构——进入副本,进行“匹配与重构”。

她成了模板。

同时也是门。

“你准备好了吗?”林烬问。

他站在她身侧,语气很轻。

苏离没有说话。

她只是看着广场中央的地面,那里已经不再是一片固定图案的石砖,而像是某种新地图的生成核心,由数据线、情绪场、回忆信号、语言残片共同织出的一张编织物。

每一道新信号抵达时,便有一层“编织线”从地面升起,像织网一样围绕她与林烬,构筑出新的通感场。

而她在其中,感觉到了一种奇异的“语言共鸣”。

那些信号段没有字,没有声音,但她却能“感知”它们在说话:

——“我曾也试图定义我是谁,可没人听。”

——“我以为我疯了,原来只是没人信我清醒。”

——“我见过你,在一场系统安排的梦里。你抬头时,我就知道我不是一个人。”

她没哭。

可她的意识在微微颤抖。

“他们不是觉醒者。”昭渊在她脑中低声说,“他们是潜意识已被系统格式化,却因情绪残响、语言异常或某些感知错位,被系统暂时隔离的‘未归类意识体’。”

“你是第一个与他们产生稳定双向连接的人。”

“这代表什么?”她轻声问。

“代表你不再是被动连接。”

“而是定义别人的起点。”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