引子:冬日围城(1 / 2)

加入书签

这个冬天很冷,即便是在关东的松嫩平原,也属特别罕见。

这般雪花漫天飞舞的天气,小兴安岭北麓的黑河城内,街道上行人落落,而城头却又是一番热火朝天之景——高高的城墙上,众多衣衫褴褛的士兵顶着漫天飞雪,正忙碌着构筑工事。尽管北风凛冽、衣不蔽体,但士兵们依然干得兴起。他们脸上虽被连日征战的硝烟染满沧桑与憔悴,双手亦因天寒地冻而红肿皴裂,头顶却无一不被蒸腾起的阵阵热雾所笼罩。

这些士兵隶属于东北抗日义勇军1马占山所部骑兵旅。该旅乃马占山麾下之精锐,约三千人马,个个骁勇善战,堪为人中之龙,又因中国龙之图腾,故旅旗上绣一条腾云驾雾的飞龙,对外番号即为龙骑兵旅。旅长名唤胡正峰,时年三十岁,东北讲武堂2毕业,曾任东北军骑兵营长,“九一八”事变后随马占山收罗原东北军旧部抗日,日久组建起这支所向披靡、威名远扬的龙骑兵旅。

【注】

1东北抗日义勇军:一九三一年,日本关东军发动了震惊中外的“九一八事变”,日军的铁蹄踏遍东北大地,东北民众陷入痛苦的深渊。在民族危亡之际,中共满洲省委发动群众进行武装抗日。东北各阶层群众和东北军、警察部队的部分官兵纷纷组℉,成义勇军、救国军、自卫军、大刀会、红枪会等抗日武装,高呼“誓死抗日救国”、“还我河山”的口号,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,同日本侵略军展开英勇的武装斗争。前东北军将领马占山率一支约八万的义勇军活动在黑龙江一带。

2东北讲武堂,设立于1906年,初称东三省讲武堂,张学良主政时期改名为东北讲武堂,与云南讲武堂、保定陆军军官学校、黄埔军校并列为民国四大军官学校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