反向定义不成立(1 / 2)

加入书签

城市像一块蒙上灰纱的镜子,逐渐失去了对光线和声音的清晰反应。苏离站在街口,四周建筑被奇异的静默吞噬,不再反射任何现实感知的参数。

空气里浮动着微弱的错位感,就像是在观看一段被人剪辑过的录像——动作流畅,逻辑连贯,却总有些不协调的缝隙,从眼角的余光溢出。

她知道,这不是空间扭曲,而是系统在做一件极其危险的事:

它在试图重写她的存在定义。

“注意到了吗?”昭渊的声音比以往更低,也更快,“它不再直接拦你,而是修改你对‘自我’的认知结构——你走的是原路,系统却在悄悄改变你走过的理由。”

苏离没有回答,脚下却停了下来。

她刚才明明是向旧城区北侧走的,现在却绕回了最初出发的街角。

再一次。

她迈步、转身、快走、奔跑。

不管她如何试图打破路径,都始终回到同一个地方——那面反着自己模糊倒影的玻璃窗。

那是她为“存在锚点”输入的入口,如今却成了一道逻辑牢笼。

“它在篡改我的行动动机。”她终于开口,语气冰冷。

“对。”昭渊回应,“这是一种‘意图洗白’机制——当系统无法清除你时,就会将你定义为无害变量,甚至主动接纳你进入它的稳定架构。”

“怎么听着像是驯化。”

“本质就是。”昭渊顿了一顿,“如果你接受这种引导,就等于你默认自己一直是系统的一部分——而不是个体。”

苏离闭上眼,调取脑海中那套锚点认知模板:玻璃、雨水、伞柄的触感。

她不能让系统篡改这段记忆。

可几秒后她猛然睁眼——她的记忆已经出现了微妙的“顺从倾向”。

她依然记得那段经历,但脑中不知何时出现了一个新的叙述声音:

“你之所以能撑下去,是因为系统让你记得。”

“……我刚才有一瞬间,差点信了它。”

“那就是‘反向定义’的启动前兆。”昭渊语气陡变,“它不再否定你,而是赞美你——这是为了让你以为你是它选择的。”

“我可从没想被选。”

“所以现在是你定义它的时候了。”昭渊说,“系统在对你进行意义重构,而你必须以自身行为提交一个‘定义置换’——把系统当作一个对象去描述,构建一套‘苏离眼中的系统’。”

“逆向建模?”

“准确地说,是逆向命名。”

苏离低头,四周街景依旧平静,却像被蒙上了一层“善意滤镜”。

她走到街边那家她最熟悉的文具店,推门进去,却发现陈设与她记忆中全然一致,甚至连收银台上的招财猫都摇着脑袋。

“这太不对了。”她低声说。

她记得自己来过这家店很多次,每一次都和母亲争论买什么牌子的笔记本,可她母亲的记忆从不该出现在副本中。她从未录入母亲的面貌,可就在货架尽头,一张模糊的面孔正低头翻阅商品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