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9章 神级板书,镇住全场,学部委员:受教了!(2 / 2)
门都没有!
李尚明巴不得余宏永远别踏入791所半步。
余宏倒也毫不在意,他现在的地位,早已不需要看李尚明的脸色。
他在报告厅后排找了个角落站定,准备等讲座结束,再从这些工程师里物色几位高手。
他听了一会儿。
“……所以,要在保证屈服强度的前提下,提升韧性和抗金属疲劳性能,我们目前的主流思路,是通过精炼炉内反复回火,在晶相结构里析出微量的碳化钒颗粒……”
师老正在讲的,正是特种钢材的冶炼思路。
余宏点点头,虽然不知道这位老先生是谁,但他讲的都是真东西,全是目前行业内的经验之谈。
可是听着听着,他就觉得不对味了。
这个思路虽然正确,但囿于时代的技术局限性,有点落后。
和自己系统里给出的T-72坦克炮钢技术,乃至于59坦克炮钢升级方案一比,就显得有些保守了。
系统的技术里,通过微调加入几种痕量的稀土元素进行共晶,能够在不增加脆性的前提下,大幅优化金属晶粒间的结合力。
终于,一个小时的讲课结束,师老喝了口水,开始答疑。
“老师,在提高镍基高温合金的蠕变极限方面,我们目前的工艺……”
“老师,关于Ti-Al金属间化合物的脆性问题……”
工程师们提出的问题,一个个都极具水准,师老也一一耐心作答,给出的解决方案都非常详尽。
时不时掌声雷动。
看着这些满眼崇拜的同事们,余宏犹豫了一下。
但心中的顾虑最终还是被强烈的责任心所压倒。
他高高举起了手。
这一个动作,让他立刻成了全场的焦点。
李尚明看到是余宏,心里顿时咯噔一下,暗骂:这小子又想干什么!
师序扶了扶老花镜,看向角落的余宏,声音平和地道:
“这位年轻的同志,你有什么问题?”
余宏上前一步,声音清晰地响彻全场:
“师老,您的讲解非常精彩。”
“我只是有一个不成熟的想法,刚才您提到的思路,是通过淬炼来改变金属相,但这种方式对于成品率和成本控制要求极高。”
“我在想,有没有可能换个思路,在冶炼阶段就引入钇、镧等稀土元素,直接形成一种更稳定的固溶强化结构?”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