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0章 第一个年关(1 / 2)

加入书签

书生抬眼,水晶镜后的目光温和,放下狼毫笑道:“无妨,这风雪天,能凑在一处取暖也是缘分。” 他的声音温润,像浸过温水的玉,“店家,添两碗热茶。”

陈天宇落座时,总觉得这人有些特别。寻常书生在这等严寒天气里,手指早该冻得发红僵硬,可他握笔的指尖却稳如磐石,批注的字迹清隽有力,不像是常年埋首书卷的文弱之辈。更奇的是,他身上没有丝毫烟火气,连棉袍上都只有淡淡的墨香,闻不到半点煤烟或寒雪的味道。

“听公子口音,像是江南来的?” 陈天宇端起热茶,暖意顺着掌心蔓延。

“祖籍临安,来京城求学。” 书生重新拿起狼毫,笔尖在纸上轻点,“公子看着像是常走江湖的?这棉袍的料子,倒是耐得住关外的风雪。”

陈天宇笑了笑:“做点小生意,南北跑惯了。” 他瞥了眼对方批注的《诗经》,书页间夹着片干枯的梅花,“公子倒是雅兴,这寒冬腊月还带着梅花。”

“去年暮春采的,夹在书里留个念想。” 书生的指尖抚过梅瓣,动作轻柔,“说起来,前几日听闻黑风口不太平,有商队遇袭,公子路上没碰到吧?”

陈天宇握着茶碗的手指微顿。黑风口的事刚过半月,除了当事人,寻常人只知有商队遇险,不知详情。这书生偏在此时提起,倒让他多了几分留意。

“幸得赶路快,错开了。” 他淡淡回应,目光落在书生的水晶镜上 —— 镜面上蒙着层薄霜,却丝毫不影响视线,倒像是某种特制的料子。

书生忽然笑了,提笔在纸上写下 “如切如磋,如琢如磨” 八个字:“做生意和做学问倒有几分像,都得经得起打磨。听说京城最近有户人家,原本生意做得大,偏生急功近利,如今落得个门庭冷落,公子觉得可惜吗?”

这话看似在说学问,却隐隐指向慕容家的变故。陈天宇望着窗外飘落的雪,忽然道:“路是自己选的,旁人说不上可惜。就像这雪,落在梅枝上是景致,落在屋檐上,终究是要化的。”

书生握着笔的手顿了顿,随即朗声笑道:“公子说得是。” 他看了眼天色,将《诗经》和宣纸仔细收好,“时辰不早,还得去翰林院送稿子,先行告辞。”

说罢,他起身时,长衫下摆扫过桌角,一片干枯的梅瓣轻轻落在陈天宇的茶碗旁。下楼的脚步声很快消失在风雪里,陈天宇却捻起那片梅瓣,指尖触到一丝极淡的凉意 —— 不像是自然干枯的花瓣该有的温度。

“二哥,这人……” 墨如玉低声道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